当前位置:首页 > 富联娱乐 > 正文

涉及多少金额属于刑事

摘要: 涉案金额达到多少构成刑事案件 在侵犯财产的犯罪事实中,骗取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以上到一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此时对行为人的处...

涉案金额达到多少构成刑事案件

在侵犯财产的犯罪事实中,骗取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以上到一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此时对行为人的处罚较轻,如果诈骗的财物价值数额特别大,甚至可判处无期徒刑的最高刑罚,这个标准从3万到10万,在法律上属于“数额巨大”,50万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并且数额超过3000元以上的累犯,还要加重处罚,数额特别巨大、情节较为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多少金额以上算刑事案件

1.在涉及财产的犯罪中,一般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的利益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才可以构成刑事案件的。2.至于具体金额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予以确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但也有不计算数额的,比如抢劫罪是没有数额要求的。3. 刑事案件立案标来准问题,不同的源性质的案件,立案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诈骗多少金额是刑事犯罪

诈骗超过2千元以上可以按治安案件处理。3000元以上就可以刑事 立案 。 诈骗罪 的立案标准金额: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金额是多少

个人盗窃数额达到七百元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入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均立为刑事案件;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是否能将一个案子立案为刑事案件,不能依据金额大小来定。比如只要是以暴力方式抢劫财物的,不管金额大小都应立为刑事案件。但是有些案子,比如偷一百元和偷十万元,我们可以感觉到其性质是不一样的,盗窃案个人盗窃数额达到七百元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入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均立为刑事案件;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二、诈骗案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三、敲诈勒索案以恐吓、威胁的方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两千元以上的,均立为刑事案件。四、职务侵占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如果没达到一定金额,就不能按照刑事案件来处理。不同类型案件的刑事案件立案金额标准不同,其中诈骗案和敲诈勒索案的立案标准金额都定为两千元以上,而抢夺案只要在五百元以上就立为刑事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发表评论